张峥:推动碳金融创新试点将海南打造成国际碳定价中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张峥在2024年自由贸易园区发展论坛上发言
发言如下:
实现碳中和不仅仅是技术革新的问题更是经济学的问题,这个里面有三个方面的点。首先,碳中和意味着巨大的变革,背后对应着对于经济巨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的巨大变化。我们知道人均碳排放和人均的GDP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也就是我们国家是在人均GDP只有欧美国家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个时候开始推进碳中和的目标,所以中国更需要寻找在经济继续高质量的发展和实现碳中和地之间的一个均衡。
第二,碳中和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要部分,他不仅仅是宏观的问题,也是微观的问题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研究如何把经济生活的微观单元,也就碳定价三角框架本质上就是碳金融体系的搭建,碳金融体系包括融资工具交易工具支持工具,这个是主流的金融产品在碳市场的映射。这个里面碳金融具备三个功能一个是气候投融资,一个是风险管理一个是碳定价,碳定价是核心。
我们说碳金融体系的重要步骤就是碳市场的金融化,碳金融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碳排放权的强度控制,还有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市场的成熟度,以及碳排放权的市场的金融化,但是金融化这一点,实际上目前无论在学术界还是业界都是一个争论的话题,一个方面大家可能认为金融化会提升减排的成本,特别是实体企业。另外一个方面,这是支持不金融化,另外一个金融化这一端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它能够发展碳金融市场提高定价效率,我们认为适度的金融化是必需的,但是这个需要走出一步,走出试点。
在哪个地方形成这个试点,我自己感觉结合海南自贸港的相关的政策的这种改革的背景优势,可以做一些尝试,推动碳市场金融化的步骤,推动碳金融体系的建设,这个里面部分我们适度的放宽准入鼓励相关的金融机构和碳资产管理公司交易,创新管理工具探索碳市场培育机制,利用大数据这些功能进行相关的投资决策交易定价信息披露投资者交易等等多方面的支持。
从全球来看碳定价权被发达国家掌握,我国在碳定价和交易当中目前还是属于从属地位,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是碳排放的大国,碳中和全球零碳实现需要中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领导的作用。在碳定价不光是影响我们碳金融,它对整个实体减碳非常重要的,争夺碳定价权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不是能够结合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的优势,结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建设,我们说一定程度试点碳市场金融化这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也是重要的话题。
希望我们能够看到海南的低碳的发展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在整个碳市场全球的领导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来源:世界自由贸易区联合会